跳国标,选择留下的,才是真赢家
2024/4/23
今年,是你与国标舞相伴的第几年?曾经,你想过“离开”吗?来到赛场,大家会习惯把第一与赢家划等号。第一等于强者,等于实力,这当然没错。但若把时间线拉长,一场比赛的胜负,只是当下的阶段性结果。而真正的强者、赢家是谁呢?看来,是那些一边跌倒一边爬起,一边经历挫折失败,一边选择“留下”的人。敢赛、敢输、敢拼,敢追选择留下的,才是真赢家,果你跟嬷嬷一样,国标舞赛场5年以上,应该会知道,每年我们的舞池,都会涌进大量新人黑马。与此同时,也会有不少孩子,比着比着就“消失”了。这其中,不乏精英组的实力小舞者。学了三年甚至更久的时间,付出很多,也取得过不错的竞技成绩。但放弃,往往就是一瞬间。遇到小升初的“学业坎”,决定放弃;好几次没比出预想中的成绩,决定放弃;没找到合适的舞伴走双人,决定放弃;升组花服水土不服,决定放弃…… 确实,“松手”的那一瞬间,是很容易的。但,那些稳稳站在地板上,决定留在赛场里的孩子,又是怎么想的呢?此次赛事,也是GLDC港龙赛事监审委员会(以下简称“监审委”)正式上线后的第三站。继【精英舞者】广州站、成都站后,经过前几轮的普及宣传,“监审委”赛前、赛中时刻严格检查,我们惊喜地发现,北京的舞池里,出现了令人欣喜的“改变”。没有浓眼影,没有口黑口棕,也看不到假睫毛。孩子们以清新自然的淡妆亮相舞池,回归国标少年最纯真自然的模样。虽然仍有个别妆容服装不规范现象存在,但相信通过每一场比赛的历练,在正普及和引导下,我们的少儿国标舞必将朝着健康、阳光、正能量的道路前进。报名人数最多的少儿精英组,进行交叉决赛。直接对标职业甲A组,现场氛围,刺激、好看!这场面,别说参赛者本人或老师家长,就连普通吃瓜群众,都忍不住反复代入评审角度:这分数怎么打啊?第一到底会给谁啊?哎呀还好我不是评审,太难了,从2017年正式成为赛场“爆款”后,少儿精英组一火就是7年。现如今,精英组俨然成为了“卷”的代名词。很多人对待它的情绪,那是又爱又恨。一边说着难打,一边还是想试试;尝试几次过后,又开始欲罢不能。你说说,这不是“自虐”嘛!但换句话讲,这大概就是打精英组的迷人之处吧——跟强者竞争,会上瘾的。可决赛名额只有7席,第一只有一位。奋战在精英组的小舞者,第一课,就是要品尝淘汰的滋味儿,名次排名“坐过山车”?那也再正常不过了本次采访出镜之一的小黑妹莫可昕,就是的例子。赛场里,她有过六连冠的风光时刻,也有半决赛进不去的至暗瞬间。一边是风光无两,一边是狼狈不堪。面对起起伏伏,老师不放弃,孩子没离开,家长说:留下跟很多小伙伴一样,小黑妹今年升入初一,也要付出更多精力,平衡热爱与学业。你说难吗?确实不容易。考验孩子,更考验家长。但这一路,他们不曾放弃。看着舞池里,自信起舞的她,看着舞池外,越来越坚强勇敢的她。你还会问,“精英组很难打,为什么还要拼”吗?答案,已经写进孩子的成长里。都说着太“卷”了,但精英组依旧热闹,依旧好看,这是事实。当下,越来越多人的心态也发生了变化。重体验,正确看待结果。能够站上精英组的舞池,感受强者的竞技氛围,这本身就是的收获。视野放远,思路打开。来到今天的赛场,不是只有“精英组”才值得挑战。每个年龄段的新星组、 CBDC组别,都是新赛道。精英组不是目标,新星组、CBDC组一样含金量满满,挑战乐趣多。聪明的老师和家长,已经开始转移阵地,先从这里给孩子找足赛感,积累自信。“马上就要中考了,但我不打算放弃国标舞。” 有人在精英组坚持到底,有人在新赛道找寻机会,还有人在国标舞陪伴下走过小学、初中,哪怕即将中考也不愿放弃出来比赛的机会。采访中,来自16岁女单精英组的夔靓瑄,同时也是北京人大附中的一位初三学生。为了保持热爱,为了能在赛场起舞,她要付出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平衡学业。每回外出比赛都要跟老师请假,当然,品学兼优的她,也得到了班主任的支持和认可。除了此次北京站,五一她还计划“赶场”昆明和深圳,目标就是多攒积分,年底登上总决赛的荣耀之巅,升起梦想的翅膀。赛场是行业发展的折射镜。要说这几年舞池里的变化,那就是孩子学舞的时间线被肉眼可见地“拉长”了。从3岁就能启蒙,4岁5岁就能来体验赛场,到上到初中高中,依旧在学舞,打比赛。接着,再用国标舞的特长参加高考或艺考。国标舞美育教育这条线,以赛场为引擎发动机,从幼儿园直通大学,为无数孩子的成长发展,加足马力,带来新的可能性。学国标,打比赛,你说难吗?你说苦吗?答案百分百是肯定的。而那些直面挫折,跟困难正面迎击的人,他们选择“留下”,选择不放弃,最终,也收获了真正的胜利果实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