青出金石。
在央视兔年春晚的《满庭芳•国色》节目中,李祎然用快节奏、大幅度的舞蹈动作和飞扬的翎子,把“群青”的明艳与灵动展现得淋漓尽致。这让大众不仅对中国传统色中最 高贵的颜色有了新的认识,还对这位中国歌剧舞剧院舞剧团的主要演员青眼有加。其实,这已经是李祎然第三次参加春晚录制了。
近期,她正奔忙于新主演的舞剧《深AI你》的演出,对于从未接触过的新题材,李祎然总是敢于做出大胆尝试。十几场演出下来,她坦言,如今对于角色演绎和舞剧理解感受最深的是:在诠释任 何题材、任 何人物类型时,“真诚”尤为重要。”
“真诚”意味着要完 全地将自己交付给舞台,心甘情愿地为其付出,心甘情愿地接受成败,依然执着地坚持和热爱。这不仅是对自己负责,更是对角色负责。
走进青海,迎面吹来玉树的风,那圣洁而雄壮的美便不再抽象,这里不仅有着神秘而古老的历史,还有构成中华水塔之源的三江源(黄河、长江、澜沧江的发源地)。三江源位于青藏高原腹地,甘冽的清流润泽了这一方儿女,也润泽了下游的亿万中华儿女。
为了更好地诠释舞剧《大河之源》,主创团队决定前往三江源采风,李祎然从北京出发,直飞玉树。因为没有途中的适应过程,一下飞机就是4000多米的海拔,她感觉自己有了轻微的高原反应。再往上走就是三江源,海拔直逼5000米,这时已经缺氧得头晕眼花,还伴随着发烧。“当时感觉头快炸了,要知道在高原上发烧是能要人命的。”
不巧的是,三江源属无人区,没有信号,路面泥泞,同行的几辆SUV全部陷入泥地中,热心的藏民们纷纷拿绳子拖拽,试图帮车队解除困境。
从下午2点到晚上9点,从红日当空到满目星辰,车队终于恢复正常。疲惫的藏民们因为担心大家的身体,连夜开车7小时,一路护送团队到海拔较低的地区。“我只能硬撑,最 后吸便携式氧气瓶已经没用了,就吸插鼻式的大氧气罐,好在挺过来了。”
其实,每部优秀舞剧的诞生都必然经历如此艰辛的过程,要短暂地从现实生活中抽离出来,追本溯源,领略山川、观察生灵,尽可能还原角色的“本真”。尽管过程如此惊险,但李祎然仍感叹:“当你真正身临其境,就会一次又一次地被打动。会震撼于大自然的壮丽、生命的伟大,这些无法用语言来形容,只能用肢体展现出来。”
在可可西里,他们看到了藏羚羊、野牦牛、狐狸……“如果一头野牦牛冲过来,能把一辆很大的SUV顶翻。”她一边讲,一边用手比划,好像那头角很大的野牦牛就在面前。
好在排练都在西宁,不过在两三千米的海拔下连排几个月也不是件容易的事。李祎然饰演的藏族姑娘卓玛要身着十几斤重的裙子,别说跳了,就连长时间走路嘴巴都会发紫。上半场和下半场的连排持续了好几天,尽管辛苦,李祎然却乐在其中,她打趣地说回北京后大家都醉氧了,一直睡觉,怎么叫都叫不醒。
同样,在舞剧《到那时》的排练中,李祎然为了让观众通过女孩这一角色找到自己的影子,感受那个年代人们为社会发展奉献的热忱,在排练期间,她和团队里的每个人都在为作品的完整性和高度而努力。“我们要尽全力去诠释自己的角色,才能保证作品以高质量、高水平呈现给观众。”
每部优秀作品之所以能够在最终“完 美”呈现,背后必然沉淀着数不尽的心酸与付出,这是观众看不到的,也是主创团队必须经历的。只有秉承着对作品“完 美”的精神追求,才能够全情投入,无畏险阻。
12岁考入中国人民解放军艺术学院(以下简称“军艺”),25岁从总政歌舞团(以下简称“总政”)转业,这期间李祎然一直穿着军装。“爷爷和两个姑姑都是军人,三四岁的时候我看到电视播放军艺招生,一群小孩穿着很大的军装,戴着大檐帽,感觉好神气。那个时候我就对xx产生了懵懂而又美好的憧憬。”
12岁那年只身一人来到北京,她开启了专业舞蹈生涯。早功在六七点,所以5点多就要起床,把被子叠成“豆腐块”,床单也要像熨烫过一样平整。有时候跑操,平时除了上专业课以外,其余时间都要立刻换上军装。
记忆里,李祎然一直这样很“整齐”地生活,在军艺学习的5年期间,年年保持着专业第一。很多人认识李祎然是因为“桃李杯”,这一奖项也是她军艺生涯最 好的见证。记得在“桃李杯”备赛期间,李祎然在一次排练中不慎崴了脚,由于当时年龄小情绪不稳定,家人又不在身边,她感到非常难过,甚至一度对比赛失去信心。在老师们不断的鼓励和支持下,伤病才得以尽快康复。功夫不负有心人,最终,李祎然凭借两套高难度的技术组合以及剧目《霓裳梦》,斩获了“第十届桃李杯舞蹈比赛”古典舞金奖。
军艺5年的学习与生活不仅磨砺了李祎然坚毅、执着的品格,还给予了她艺术的滋养,成就了少年时的梦想。每每遇到困难或伤心时,那段时光总能给予她温暖和力量,即使时间的沙漏抹去了很多关于青春的记忆,那最珍贵的师生情却从未暗淡。她一直在努力,成为值得母校和所有老师骄傲的学生。
从一个懵懂少年成长为一名xx文艺工作者,总政加深了李祎然对xx和官兵的热爱。她深知作为xx文艺工作者必须牢牢树立为兵服务的思想,履行好时代赋予自己的使命,深入基层、边防海岛,走进一线,把最 好的作品奉献给官兵。
13年的xx生活经历既宝贵又令人难忘,它赋予李祎然严谨、坚毅的优秀品质,使她在舞蹈专业上保持着坚定向上的热忱和踏实勤奋的意志,不放弃、不懈怠,始终怀揣着成为最 优秀舞者的精神追求。
适时而作是一种智慧。
这两年,李祎然的身体开始被伤病折磨,胯骨磨损日益加重,只能抽出休息时间抓紧治 疗。她开始发觉,随着年龄的增长,不光要保持身体机能,更要多在精神层面下功夫:提升思想、舞蹈意识和对人物的理解,更加深度地思考作品。
本着这样的想法,李祎然在转业后进入中国歌剧舞剧院舞剧团,在全国最顶 尖的团里工作,她获得了更多优 质的资源和更加广阔的平台。“我们有一个公众号叫‘舞剧团我们的家’,里面会发布演员们平时的演出和生活动态。同事也很团结,有什么事情大家真的会很上心地互相帮忙。”虽然平时练功很苦,演出很累,行程安排很满,但是这些小细节总能让她备感温暖。
2020年,李祎然在疫情期间代表单位参加了东方卫视的电视舞蹈比赛《舞者》并获得全国总冠 军,解锁了更多维度的自己。去年的《舞上春》尽管胯骨伤得严重,李祎然一边紧锣密鼓地排练,一边抓紧时间做康复治 疗,最终在舞台上绽放出绚烂光芒,坚守了舞者的初心。在工作岗位上,李祎然时刻提醒自己身上的使命和担当:将团里的荣誉传承并发扬。
荣获第九届舞剧舞蹈诗“荷花奖”金奖、第十届中国艺术节“文华大奖”;主演舞剧《大河之源》《到那时》《深AI你》《洪湖水浪打浪》《记忆深处》《花界人间》《黄河》《马可波罗》等,在央视及各综艺卫视等大型文化节目中创演《湘君湘夫人》《光》《羽人舞》《三彩闹千灯》《青鸾》等许多经典作品。每当获得成绩或取得进步时,李祎然总会重新审视自己的不足,不断思考、总结,找到可提升的空间。回望过去,她不会沾沾自喜,展望未来,也无需迷茫焦虑。
眼下正是新起点,李祎然没有给自己设限,也从没考虑过转行。毕竟,舞蹈是她一生的坚持和追求,舞台也是她最享受的地方。
入夜,我们的谈话已接近尾声,李祎然精致的脸庞上却没有显现出一丝倦容,她兴致勃勃地分享自己为《深AI你》写下的随想,黑亮黑亮的大眼睛流动时好像夜空中突然出现的星。
饰演“AI陪伴”机器人是李祎然在舞蹈技术上前所未有的突破,整部舞剧需要将肢体固定,依靠关节来舞蹈,这与她擅长的舞蹈方式大相径庭。尽管挑战自己非常困难,但她一直在和肢体做斗争,不够好就一点点打磨,最终才过了心里那关。“感谢佟睿睿导演给予我这个机会,让我在肢体的表现方式上有了新的突破,看到了另一个自己。”
她写到:
舞剧《深AI你》不仅是一部充满科技元素和智慧的当代舞剧,还能引发人们的思考和对未来的无限遐想。我在饰演“AI陪伴”这一角色时在肢体上不断突破、打碎、重组,演绎出机器人从冰冷、好奇到逐渐友好真诚的内心。
现实生活中,我们除了享受人工智能为我们带来的便捷,还要更多赋予它们“懂人”“真诚”“贴心”的特质。倘若人与人的交往都建立在真诚、信任、相互尊重、与人为善的基础上,我想社会会更温暖,人心会更有温度。
深情不及久伴,“AI陪伴”机器人是这样,舞蹈之路上给予谆谆教诲的老师们也是这样。李祎然满怀感恩,人生每个阶段遇到的老师、前辈是支撑她走到今天的力量,也正因为有他们的陪伴,才能在爱里成长。
“我从小是爷爷奶奶带大的,所以感情很深,家人是我最坚强的后盾,我一直生活在充满爱与温暖的家庭里。”李祎然感恩爷爷奶奶的付出和家人对她的支持与爱护。前两年她带着爷爷奶奶坐飞机去云南、海南……这两年还计划带他们出国看看。“爬玉龙雪山的时候我才走了一半就因为高原反应上不去了,我奶奶还在兴冲冲地往前走,哈哈。”她幸福又骄傲地分享,爷爷奶奶平时会跟着抖音直播跳操,偶尔打太极拳,还会看热门电视剧,家人健康快乐是她最 大的幸福。
在窗前放一个把杆,再在地板上铺一块地胶,这是李祎然每天“打卡”的练功场地。“这不是把工作带到生活中,而是一种习惯,舞蹈是我每天习惯做的事,就像吃饭睡觉一样,我很庆幸自己正拥有着一份打从内心喜爱且一直从事的事业。”
从热爱变成习惯,“舞蹈”也陪伴着李祎然度过了漫长岁月,他们各自用长情,讲述着最真挚的告白。
我觉得我还挺随和的,因为是处女座,在工作中追求完 美,总是要求尽善尽美。不过有的时候也有点纠结,总体来说是偏安静和内向的。我小时候特别瘦,不爱吃饭,又爱蹦跳,可能天生对音乐敏感吧,一听到音乐就会随心起舞。其实我在幼儿园就显现出了对舞蹈和艺术的天赋,几乎包揽了幼儿园六一儿童节的所有舞蹈节目。后来爷爷奶奶就把我送到少年宫学习舞蹈,5岁的时候就获得了市里和全国的幼儿舞蹈比赛金奖。我会弹钢琴。平时喜欢一些极限运动:蹦极、滑雪、开卡丁车,一直想尝试一下跳伞,哈哈。我觉得还挺刺激的,那种感觉很释放。进团以后通常是过年时回家,但是有两年因为参加春晚,大年三十都是自己在北京过的。我记得2019年的春晚节目我排在第二个,演出结束后自己开车回家,大马路上一个人都没有。不过只要是回家的时候我都会带家人出去玩,买买东西,尽尽孝心。我感觉我是一个挺能自我消化的人,我不太愿意把这些负能量或是压力给到别人,因为全部释放给他人,对他们也是负担。偶尔感觉特别难过的时候,我会和家里人或是最 好的朋友打打电话,得到一些支持和安慰。
这么想想还是北京。虽然我家在河南,但是算算12岁来北京一直到今天,比在家的时间还要长。很多人问我如果有一 天不跳舞了会去哪里生活,南方还是北方?我想还是北京。从小到大已经适应了北京的生活节奏。